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未毕业就被抢空|职业教育真的成为“香饽饽”了吗?

2021-12-27 16:07:35 fxb

近期,一则职校毕业生“人手2到4个录用通知”的报道引发公众热议。职业教育高就业率的背后是一种偶然现象还是时代趋势?为何职业教育歧视在社会中依然存在?又应该如何迎来职业教育的高光时刻呢?

全文3399字,阅读约需7分钟

深圳风向标教育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源自网络

当千万高校毕业生还在为毕业无处可去焦虑迷茫的时候,有一类学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一抢而空,甚至提前两年被“预定”。据央视12月12日报道,我国中高级技工需求旺、薪资高,但缺口大,有的职校毕业生“人手2到4个录用通知”。部分来校招聘企业没有招满,甚至空手而归。该话题在目前就业难的大环境下迅速引发网友关注,“职校学生人手2到4个offer”“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未毕业就被抢空”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起全网热议。

深圳风向标教育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有网友表示很羡慕,认为职教生在就业市场越来越吃香,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新风口,应转变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不如本科生的观念。

但也有网友对职业教育的就业环境与就业前景并不看好。有网友直言不讳:“Offer”再多,职业教育也不“香”。

一边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一边是对职业教育的低认可度,对职业教育的评价为何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职业教育就业率何以逆袭

报道中,深圳技师学院的受访教师专门提到:“来校招聘的企业全部没有招满,甚至空手而归。”在就业内卷化的时代,职业教育生就能拿到2到4个offer,这是偶然现象还是时代趋势?根据教育部官网显示,近5年,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

深圳风向标教育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源自网络

高就业率的背后,是市场需求与培养模式的共频共振。

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技工类人才缺口大,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万人。但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仅为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为28%。这种缺口问题传递到企业端,就明显的就是“招工荒”。在2021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一项对包括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约44%的企业的“招工难”反映在一线普工、高技能人才以及技术工人的短缺与需求上。

从培养方式上看,职业教育的优点在于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紧跟社会需求设置技术专业,因此学生在实践能力、经验等方面优势更加突出。报道中的深圳技师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地处深圳的区位优势,精准把握市场、行业的人才需求,预判甚至引领行业的人才需求方向,以此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设置专业,培养出“抢手”的学生。

此外,职校生在进入企业后可以直接上岗,节省了大量的业务培训时间。因而更加容易得到注重效率的企业青睐。

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缘由何来?

2021年《教育家》杂志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有近七成受调查者认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社会认可度”。

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前景那么好,为何很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难以提升?

“一流学生进重点,二流学生上大本,三流学生进职专”的说法道出职业教育的尴尬。职业院校常常被认作是部分学生考不上本科院校的备选,再加上“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公众在生源质量、就业环境、发展前景与职业荣誉感等多重因素考量下,对职业教育望而却步。

10月份,《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向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意向。问卷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职业院校学生不愿选择当“蓝领”,其中就与蓝领的工作环境、职业前景、满意度有关。有学生认为,在一线基层岗位工作枯燥单一,比如整天只能跟一群“哑巴”机器打交道,交友圈子太窄;有学生认为,制造业等基层工作环境差、工资低且前景不好,可能会把自己一辈子的锐气都磨没了,躲在那个地方熬年头,只会感受到安稳;还有学生觉得,工厂、工地、车间等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却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安徽奕辉特种玻璃有限公司中年技工朱安国曾表示:公司招不到年轻人,招到了也留不住,年轻人希望工资高、工作轻松,还想要上升空间。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刘玉照教授认为,职业教育之所以不获民众认可,与教育回报有很大关系,“大家都是奔着大学去的,在上了大学之后明显就是教育回报的提高。”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5440元,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295元;与2015届相比,五年来本科生起薪涨幅为23.6%,高职生起薪涨幅为15.7%。由此来看:高职毕业生的平均收入与本科毕业生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迎接职业教育的高光时刻

“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习近平总书记在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当下最重要的目标任务之一,而职业教育水平是其重要基础。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认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个新发展格局中,一个关键词就是实体经济,国家制造业需要的教育是就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提供了70%的一线劳动者,职业教育是中国下一阶段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此外,发展职业教育也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成果转换,能够更好发挥社会服务中的教育支持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要想让职业教育成为“香饽饽”,需要为职业教育正名。从国家层面,关于职业教育利好政策不断。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今年6月7日,《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12月9日国务院学位办印发意见,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按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此外,从2019年以来,教育部还教育部批准设置了32所职业本科学校,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

从就业环境来看,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实施工资激励计划、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强化评价使用激励工作等政策措施,全面改善技术工人的待遇水平。近期,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着力优化职教学生升学就业社会环境。

这些方案为解决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唯学历论”,职业教育“有技能没学历”等痛点问题,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为技术工人获得更多职业荣誉感提供了有力保障。

360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一流的科学家还是高素质蓝领工人,都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拓宽了学生成长成才的路径,让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在不同赛道上拥有一技之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原所长赵志群所言:职业教育和精英大学专业教育一样,其任务都是教会学生学会工作。清华大学的任务是培养科学家,它设法教会学生如何去从事科学研究这项工作。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从事应用型的工作。他们的学习内容都是工作,只不过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不同而已。

在职业教育变革与“用工荒”“就业难”的多重背景下,家长和学生应转变对职业教育的传统偏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就业观,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成才、就业渠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职业教育要想迎接高光时刻,应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打造职业教育学校品牌,注重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技术迭代,更加需要接受过相应职业教育培训的技能型人才。10月20日,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预计到2025年,制造业十大领域技能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找3000万大学生比较容易,找3000万个高级技术人员不太容易,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就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在这个节点上“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应抓紧这个契机,提升办学水平,找准市场的结合点与技术发展趋势,主动进行校企合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能工巧匠,早日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内容来源:腾讯网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
产教融
培训
服务
招商
案例